阳某,女,28岁,5月9日初诊是网络远程诊断。
主诉:前颈部两侧疼痛、下颌及耳根疼痛,明显压痛。口千口苦,发热出汗,不发冷。大便两天一次, 干燥。基本上晚上低热,最低37.6C,高的38.59C。喜出汗,尤其夜间睡着。病情上午较好,下午至晚上加重,疲倦想睡,但疼得难以入睡,舌红苔黄厚腻。
在当地县医院开药:美洛昔康、西米替丁、泼尼松。吃药后,不见好转。于是转中医看诊,开方如下:
马勃60克,连翘60克, 大力60克, 昆布60克,海藻60克,夏枯草60克,防风60克,黄芩60克,黄连60克,桔梗150克,地丁60克,丹参60克,射干60克,豆根60克,兰根60克,红曲60克,二芽各100克,鸡内金60克,莱菔子60克,红药子60克,山甲60克,薄荷100克,葛根100克,共研末为水丸。治疗寡效,渐次加重。
今以六病辨证 为少阳太阳病,治以柴胡桂枝汤合升降散橘枳姜汤:
柴胡根24克,党参10克,半夏12克,炙甘草6克,黄芩10克,生姜10克,大枣8克,桂枝10克,芍药10克,酒大黄5克,僵蚕10克,蝉蜕10克,郁金10克,枳壳10克,竹茹10克,橘皮18克,4剂,水煎服。
5月14日二诊:诉4剂药后症状明显好转,现在晚上不发烧也不流大汗,每天晚上还是有点牙齿痛头晕。无口干口苦,疲倦若失,大便一天一次,质软。舌淡红苔薄。
六病辨证为少阳太阴病,拟用柴归汤:
柴胡根24克,党参9克,半夏12克,炙甘草9克,黄芩9克,生姜9克,大枣9克,当归9克,白芍9克,白术9克,茯苓9克,泽泻12克,川芎6克,3剂,一天一剂,水煎2次,混匀,第三次只煎药液15分钟,一天服尽。
患者后反馈, 服完药后,没有任何不适,就再也没有吃过药了。(来源:经方方证探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