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涛运用蒋健涤痰化瘀法治疗神经纤维瘤医案

来源:

薛某,女,75岁,2023年8月18日初诊。

主诉:发现头枕部皮下肿块一周。患者曾分别于1971年、2001年两次发现头皮下肿块,均手术切除,病理显示为神经纤维瘤。一周前患者发现头枕部皮下有一圆形肿块,时有轻微刺痛,大小约2×2cm,质地偏硬,边界较清楚,病状与之前两次神经纤维瘤症状相似,曾外院就诊,医生考虑神经纤维瘤复发可能,建议手术治疗。但患者自觉年事已高,恐难以耐受手术,故寄望于中医药治疗,前来就诊。笔者仔细触诊瘤体,并详细询问病情及既往病史,患者当前除上述症状外,尚有头昏时作、口干、怕热、自汗较多等症状,纳可便调,舌红苔薄脉细。蒋师认为神经纤维瘤的基本病机为痰瘀互阻,治疗应以活血化瘀、化痰散结为法,观本案患者病状,尚有气阴两虚之象,遂以祛痰化瘀为主,佐以益气养阴治之。

西医诊断:神经纤维瘤。

中医诊断:瘤赘。

辨证:痰瘀互阻,气阴两虚。

治则:涤痰化瘀,活血散结,佐以益气养阴。

处方:丹参15g,莪术12g,川芎15g,僵蚕9g,水蛭9g,白附子9g,全蝎3g,蜈蚣3g,太子参15g,麦冬12g,川石斛15g,生黄芪15g,白术15g,女贞子12g,墨旱莲15g,五味子9g,生甘草9g。7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8月25日二诊:患者症情无明显变化,唯大便次数较前增多,每日约3次,但仍成形,无胃脘不适,舌淡红苔薄脉细弦。仍守前法治之。上方去太子参,白术加至30g,加党参15g、生蒲黄15g。14剂。

9月8日三诊:枕部瘤体较前有明显缩小,大小约1×1cm,偶有胀痛,仍有口干、怕热、多汗,大便仍3次/天,成形,矢气较多。纳寐可。舌红苔少脉细数。上方全蝎加至6g,加生熟地各10g、知母12g。14剂。

9月22日四诊:瘤体较前又有明显缩小,触诊已无明显凸起,偶有刺痛,怕热、多汗较前减轻,口干、大便仍如前,又诉双下肢轻度浮肿已半年余,无胸闷心悸,舌红苔薄脉细弦。原方略作损益,酌加活血利水之品。

方药:丹参15g,莪术9g,川芎15g,赤芍9g,丹皮9g,僵蚕9g,白附子9g,全蝎3g,蜈蚣3g,生蒲黄15g,党参15g,麦冬12g,川石斛15g,生黄芪15g,白术炭18g,生熟地各10g、知母12g,女贞子12g,墨旱莲15g,五味子9g,茯苓15,益母草15,生甘草9g。14剂。

按:本案患者因之前已有两次相似发病,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神经纤维瘤,此次又出现类似症状,虽无病理证实,但临床诊断为神经纤维瘤复发是合理的。其病变表现为枕部皮下的单发肿块,病情较轻,但仅仅五周,肿块即由2×2cm大小缩小至几乎难以触及,中医药疗效如此显著,也是大大出乎笔者意料的。


阅读0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