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寒战栗

卢祥之 等
来源:子阳医馆

 恶寒战栗的表现,是在怕冷的同时伴有全身不自主的颤抖。故又称为“寒战”、“寒栗”或“战栗”。该症和抽搐虽都见于肢体不自主的运动,但后者不恶寒,是其区别。

    [病机]

    (1)寒邪外束:外寒袭表,邪郁经络,腠理闭塞,卫气郁结,故恶寒战栗兼见表寒证。

    (2)阳虚寒盛:阳气虚弱,或寒邪伤阳,致使阳气温煦失司,阴寒内盛,故恶寒战栗兼见腹痛泄泻,肢体沉重等里寒证。

    (3)战汗寒战:外感热病中,正气虽虚,但遇到恢复的机会,正气奋起与邪气交争,正气胜则汗出而解。若战汗后出现四肢厥冷,脉微欲绝的虚脱现象,则宜投回阳益气之品,以扶助元气。

    (4)外寒内热:患者先有内热,继感外寒,致使寒邪外束,热邪内郁而出现恶寒战栗。

    [辨证择方]

    (1)寒邪外束:恶寒战栗,高热无汗,头身疼痛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治宜辛温解表,方用麻黄汤加味。

    (2)阳虚寒盛:畏寒战栗,四肢厥冷,得暖则症缓,口淡不渴,尿清便溏,舌淡,脉沉微。治宜温阳祛寒,方选真武汤加味。

    (3)战汗寒战:外感热病过程中,突然恶寒战栗,甚则肢冷脉伏,继之不久,全身汗出而邪退。如无虚脱现象,可听其自然,必要时用复脉汤加减,以扶助元气。

    (4)外寒内热:既有恶寒战栗、四肢厥冷、头身疼痛的外寒证,又有发热口渴、烦躁不安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燥结、舌红苔黄、脉洪数的里热证。治宜表里双解。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。

阅读9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