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神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肛窦炎医案

来源:子阳医馆

患者林某某,男,42岁,因大便秘结而诱发肛内短时间刺痛,灼热下坠,便时加重,大便每2~3天一行,质硬,粪便带有少量鲜血,小便短赤,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濡数。肛门镜下见肛窦及肛瓣充血、红肿,指诊肛窦明显压痛,无波动感。血常规检查:WBC:11×10/L,N%:70%,L%:28%,M%:2%拟诊为肛窦炎,证属湿热蕴结。治以清热解毒利湿。方用五神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:茯苓20g,银花30g,车前子15g(布包),牛膝10g,紫花地丁20g,黄连9g,黄芩6g,黄柏6g,大黄10g(后下,枳实10g,日1剂。高锰酸钾(PP粉)2g,分20次坐浴。服药剂后症状消失,肛门镜检查见肛窦充血、红肿消退,指诊无压痛,临床治愈。11按:肛窦炎多因饮食不节,过食辛辣厚味,湿热内生,下注大肠;或腹泻无度,毒邪侵入肛窦;或大便硬结或粪中异物擦伤肛窦染毒,湿热毒邪蕴结不散,经络阻滞而成。五神汤中银花、紫花地丁清热解毒,茯苓、车前子利水渗湿,牛膝引药下行;黄连解毒汤中黄连、黄柏清热燥湿解毒,黄芩、栀子清热泻火两方合用,共奏清热解毒利湿之功,使湿热清,毒邪祛,经络通,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。

按:肛窦炎,亦名肛隐窝炎,是肛肠科的常见多发病。西医认为肛窦其特殊的解剖结构是容易发炎的主要原因。其窦房在下,开口朝上,引流差,容易损伤;粪便和异物进入,易在其中积存,阻塞肛窦,细菌繁殖,肛窦即发炎肿胀。一般多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,85%肛门直肠病变与肛窦感染有关,如肛周脓肿、肛瘘、肛乳头肥大、肛周瘙痒等,故积极有效地治疗肛窦炎,对预防肛门直肠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。本病属中医脏毒范畴,多因饮食不节,进食醇酒厚味和辛辣刺激性食品所致;或因泄泻和痢疾等湿热之邪下注肛门;或因肠燥便秘、虫积骚扰,以致肛门破溃而成。中医应以清热解毒、活血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。

阅读0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