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:张某,男性,28岁,已婚。初诊:2018年5月20日晚。
主诉:肛周脓肿根治术后18个月肛门肿胀疼痛1天。
现病史:患者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、肛瘘切除术。术后抗菌、常规换药治疗,1个月时伤口完全愈合。此后患者经常饮酒。自昨日酒后自觉肛门不适。今日晨肛门肿胀疼痛,至晚上逐渐加重,不能坐立,遂电话我到其家诊治(我俩一个小区)。现主症:患者自觉肛门右侧臀部灼热,肿胀疼痛,大便偏干,今日未排便,口干,小便黄,无明显发热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
既往史:既往体健。否认高血压病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病史,无肝炎、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。
个人史:生于原籍,久居本地,生活居住环境良好。嗜好饮酒,每周2次,每次250ml。
婚育史:27岁结婚,未育。父母、妻子体健。
查体:T 37。0℃ R 18次/分 P 85次/分 BP 135/85mmHg。发育正常,营养中等,神清语利,强迫俯身折刀位。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,心肺无明显异常,腹软,全腹无压痛。专科检查(折刀位):视诊:肛周皮肤色泽正常。指诊:3点肛缘压痛,皮温略高;12点肛缘原手术瘢痕处压痛;肛周无波动感。镜检:未查。
实验室检查:未查。
中医诊断:肛痈初期(火毒炽盛)
西医诊断:肛周脓肿
治法: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活血止痛
方药:仙方活命饮
金银花10g 防风6g 白芷10g 当归尾10g陈皮10g 赤芍10g 浙贝母10g 天花粉10g乳香5g 没药5g 皂角刺10g 紫花地丁10g连翘10g 大黄5g 甘草6g
3剂,水煎2次,每次20分钟,共取汁400ml,分两次温服,日一剂。
另给于我院自制药”银翘三黄膏”,4g,入肛,2次/日。
嘱如肛门疼痛加重或头疼发热等症状出现,即到医院就诊,必要时行手术治疗。
二诊:5月23日上午患者电话我,诉服2剂后无明显变化,第3剂水煎服第1煎后,忽觉肛门轻快,今晨服2煎后肛门疼痛若失。嘱其原方再服3剂后痊愈,行动自如。
按语:肛痈分三阶段,初期,成脓期,破溃期。治法分为消、托、补三法。初期脓未成,宜采用消法,使火毒之邪消解于成脓之前。《灵枢•痈疽篇》云:”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,则血泣而不行;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,壅遏不得行,故热;大热不止,热胜则肉腐,肉腐则为脓,故命曰痈。” 《医宗金鉴•外科心法要诀》上说:”痈疽原是火毒生,经络阻隔气血凝”。热毒壅聚,营气郁滞,气滞血瘀,聚而成形,故见局部红肿热痛,邪正交争于表,故身热凛寒;正邪俱盛,相搏于经,则脉数有力。《外科心法真验指掌》亦说:”疮疡已成而不去,或硬而赤,或痛而无脓,或破而不敛,总宜调和营卫,再以去毒行滞。”可见,清热解毒、理气和营、消肿散结是治疗阳证痈疡初期的基本大法。
仙方活命饮出自《校注妇人良方》,为”疮疡之圣药,外科之首方”,具有清热解毒,消肿溃坚,活血止痛的功效。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。若用之得当,则”脓未成者即消,已成者即溃”。本病人为肛痈初期,最为适宜。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,最善清热解毒疗疮,前人称之谓”疮疡圣药”,故重用为君。然单用清热解毒,则气滞血瘀难消,肿结不散,又以当归尾、赤芍、乳香、没药、陈皮行气活血通络,消肿止痛,共为臣药。疮疡初起,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,更用辛散的白芷、防风相配,通滞而散其结,使热毒从外透解;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,故配用贝母、花粉清热化痰散结,可使脓未成即消;皂刺通行经络,透脓溃坚,可使脓成即溃,均为佐药。甘草为使药,清热解毒,并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清热解毒,消肿溃坚,活血止痛之功。本方以清热解毒,活血化瘀,通经溃坚诸法为主,佐以透表、行气、化痰散结,其药物配伍较全面地体现了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的配伍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