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某,男,51岁。在1年前发现附睾结核,服用抗结核类西药及中药汤剂等,可控制症状表现不明显,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(服用中药期间仍用抗结核类药)。刻诊:遗精频繁,早泄,性功能减退,血精,射精痛如针刺,小腹坠痛,潮热,盗汗,舌质暗红瘀紫,少苔,脉细涩。辨为阴虚热扰、瘀血阻滞证,治当滋补肾阴、清热通淋。给予桂枝茯苓丸、大补阴丸与增液汤合方:熟地黄16g,龟板16g,黄柏12g,知母12g,生地黄24g,玄参30g,麦门冬24g,茯苓12g,桂枝12g,桃仁12g,白芍12g,牡丹皮12g,猪脊髓30g,蜂蜜30mL。
6剂,水煎服,每日1剂,每日3服。二诊:盗汗减轻,以前方6剂。三诊:潮热好转,射精疼痛减轻,以前方6剂。四诊:遗精次数减少,潮热止,以前方6剂。五诊:早泄止,小腹坠胀解除,以前方6剂。六诊:血精止,其他诸症大减,以前方6剂。之后,为了巩固疗效,以前方因病情变化适当加减用药治疗150余剂,诸症悉除。为了巩固疗效,以前方汤剂变散剂,每次6g,每日3服。
随访1年,一切正常。
用方提示:根据盗汗、潮热,少苔辨为阴虚,再根据痛如针刺、舌质暗红瘀紫、脉沉涩辨为瘀热,因遗精频繁、血精辨为热扰精室,以此辨为阴虚热扰、瘀血阻滞证。方以增液汤滋补阴津、清热凉血;以大补阴丸清热降火、补血滋阴;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、散结消癥。方药相互为用,以奏其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