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恕甫治疗疝气医案

来源:子阳医馆

某男,姥山小儿,6岁。狐疝2、3年,或下或上,哭则渐大不上,每日数次。此气虚也。代配末药1料,月余服完,痊愈而不下矣。末药方:大黄芪一两五分,橘核仁一两,川楝子一两,升麻五钱,潞党参一两五钱,小茴香八钱,荔枝核一两五钱。共研末,每日早晚空腹开水调服一钱五分。

按:疝气一证,当责之于肝。足厥阴肝经络于阴器,上抵少腹,故张子和说:”治疝皆归肝经。”张景岳亦有”治疝当先治气”之说。气实者,必须破气;气虚者,必须补气。本例患者年幼病已数年,可见当有虚候,故在疏肝理气之基础上,加潞党参、升麻以补虚升提。(《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:徐恕甫》)

阅读3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