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某,女,21岁。2011年1月18日初诊。
主诉:月经频发、量少1年。
既往史:患者12岁初潮,月经7天/15天,量中,无痛经。用避孕药治疗未愈,服中药后月经正常。2009年初来京工作后,月经5~7天/15天,量少。末次月经:2011年1月6日,末前次月经:2010年12月24日。平素喜食辛辣。
刻下症:便秘,余无特殊不适。舌绛,脉细滑无力。
既往史:16岁腹腔镜手术(右卵巢囊肿剥除,自述囊肿直径4cm,具体不详)。
辅助检查:2010-11-21查:E2:68。2pg/ml;T:0。36ng/ml;LH:10。2 mIU/ml;FHS:3mIU/ml;P:0。77ng/ml;PRL:7。2ng/ml。
自述B超检查双侧卵巢均为多囊样改变。
处方:北沙参15g,瓜蒌20g,丹参10g,枳壳10g,女贞子15g,槐花5g,月季花6g,茵陈10g,远志5g,生甘草6g,生牡蛎10g,地骨皮10g。
30剂,水煎服,日1剂。
复诊:2011年2月22日。
刻下症:末次月经为2011年2月11日,经期3天,周期24天,量较前增多,前基础体温为不典型双相,卵泡期(低温期)短。末前次月经为2011年1月19日,量少。舌暗红苔薄白,脉细滑。
处方:生牡蛎20g,当归10g,川芎5g,白芍10g,旱莲草15g,覆盆子15g,莲子心3g,莲须10g,石斛15g,荷叶10g,地骨皮10g,瓜蒌20g。
30剂,水煎服,日1剂。
【诊后讲课】
这个患者周期原来是15天,现在改到24天了,记得吧?她现在用药是不是就要用茜草、桃仁这类的呢?这是错误的,不是我要开的。
对这样有出血,又有周期缩短的患者,我觉得要分两个阶段来对待。假如她正在出血,还是我讲过的那个”月经第5天服药”,你应该在她的周期的第几天把药上去?(学生答:第4天晚上。)对,这个晚上很重要。什么理由?我也说不出来。反正是,我的意思就是说,让她的内膜有机会脱落一下,就这个意思。在月经周期的第4天用药,这个时候要推迟她的这中间这一段的时间,就是月经后和排卵前的这个阶段。所以不能用活血药,包括当归都不能用。但又想要养血,怎么办?用覆盆子!刚才谁说用10g,我说10g太少了,这个时候我们要固它,覆盆子最少要用到12到15g,10g是不对的,说明对药物的认识还不是特别到位。因为这个阶段要固它,这个方子还可以加旱莲草、地骨皮。在这个期间用旱莲草、地骨皮的同时,如果担心留邪,可以加上益母草。这个益母草根据情况给量:如果患者的周期特别短,就用6g。像这个患者,今天已经是月经周期第12天了,基础体温还没上去,益母草就用10g,这个时候还可以上别的药,比如当归、川芎,都可以用。
如果患者现在正好是月经的第4天,咱们要先稳定她这一段,这个时候覆盆子要多用,固它,另外旱莲草也要多用。这两个药,既不温动,也不过度敛阴,这两个是互相依赖的一个对药。这两个药,在这个方子里头叫对药。
什么叫对药?就是正好在你用它的时候它给你起两层作用,互相帮助,这就叫对药。所谓的我长期用哪些对药,那是错误的,这一点,要记住。咱们不评论别人。对药,是你在用它的时候,正好这两个药起到了互相辅助的作用,那叫对药。你说白芍和熟地好不好?好!但是滋腻敛阴。假如说这个患者三个月才来月经,或者闭经,你还用吗?那就不是对药了,起码不是你这方子里头的对药。那假如说这个月经是过期的,好久不来了,那白芍和川芎这叫对药,熟地和川芎这叫对药。对不对啊?
在这个患者身上,还要再讲一下她的个体差异性。她是外地的,一个月才能来,咱们又不愿意她月经过分地过期,这个时候,我加了瓜蒌,瓜蒌是走二阳经的,这个可以改善她的月经问题。你来给我念念方子吧!(学生:生牡蛎,当归,川芎)对,当归,川芎,这就可以改善她了。所以覆盆子要多用,用瓜蒌清肠胃热,它也可以解决月经先期的问题。
附:2011年3月22日三诊情况
末次月经:2011年3月11日,量少,带经7天,经前基础体温为不典型双相,现基础体温(BBT)呈单相、低温。服药期间大便正常,停药后大便偏干。舌红苔白,脉细滑。
处方:生牡蛎15g,白芍10g,乌梅5g,莲子心3g,合欢皮10g,女贞子15g,枳壳10g,瓜蒌15g,槐花5g,大腹皮10g,柴胡3g,旱莲草15g,侧柏炭10g,椿皮5g。
20剂,水煎服,日1剂。(本文选自 《侍诊国医大师柴嵩岩临床实录》,人民卫生出版社,作者: 黄玉华。人卫中医编辑整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