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伯煊治疗月经后期兼有痛经医案

来源:子阳医馆

姚某,35岁,已婚。初诊:1976年5月13日,月经后期,期40~50天,3天即净,量少色黑,经期少腹寒痛,腰部作痛,月经于4月13日来潮,3天净。目前症状头晕、耳鸣、少寐,舌苔薄白,边有齿痕,脉象沉细。病属肝气逆,肾阳虚,寒瘀凝滞,治以疏肝益肾,温经化瘀。

处方:熟地黄12g,当归12g, 川芎6g,赤芍、白芍各9g,制香附6g,肉桂3g,桃仁9g,鸡血藤12g,生蒲黄6g,川续断12g。9剂。

二诊:6月11日,上方服1剂,当晚月经来潮,1天净,量少色正,痛经减轻,现在经前,乳房胀痛,神疲乏力,午后躁热出汗;舌苔淡黄腻,所终有刺,脉象沉细,治以养血平肝,理气化瘀。

处方:地黄12g,当归12g,白芍9g,川芎6g,丹参12g,牡丹皮9g,桃仁9g,制香附6g,鸡血藤12g,牛膝9g。9剂。

三诊: 7月5日,末次月经于6月11日来潮,1天净,量少色正,下腹痛轻,平时带多,头晕目花,神疲乏力,胃纳较差;舌苔淡黄腻,尖刺边有齿痕,脉象细软,治以养血疏肝为主,佐以和胃止带。

处方:地黄12g,白芍9g,当归12g,川芎6g,丹参12g,橘皮6g,鸡血藤12g,牡蛎15g,制香附6g,牛膝9g。9剂。

【点评】此患者为月经后期,兼有痛经,其主要原因在于肝气逆,肾阳虚,寒瘀凝滞,故以疏肝益肾、温经化瘀为治疗大法。服药后,寒凝瘀滞得化,故月经能按期而至,腹痛也可缓和,但经量仍少,平时白带较多,是因肝脏血虚,冲任失养,故又以养血以滋冲任为治。(引自《钱伯煊妇科医案》)

阅读1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