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指掌》四卷,伤寒、温病专著,清代嘉庆年间吴贞(坤安)所著。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是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两大学术流派,经过长期的发展,到了清代中期两大学术流派出现了相融合的趋势,《伤寒指掌》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。《伤寒指掌》于1796年著成,现存最早刻本为嘉庆十二年(1807年)刻本。《伤寒指掌》刊刻后,经清代医家、吴贞的同乡邵根仙评点,再经何廉臣重订并加按语,更名为《感症宝筏》刊行于世。
吴贞,字坤安,乌程(现浙江吴兴)人。清代医学家,曾经亲聆叶天士、薛生白等大家的教诲。吴氏少多疾病,遂究心于医,上自《灵枢》 《素问》,下迄金元明清诸家医书,无不悉心研求。吴氏认为方中行之《条辨》、喻嘉言之《尚论》、柯韵伯之《来苏集》、王晋三之《古方注》都能独出心裁,别开生面;对薛生白、叶天士等将温热之治不混于伤寒,则极为赞同。行医三十年,对诊治外感病颇有心得,于1796年著成《伤寒指掌》一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