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目经大成》异名《不尘子笔乘》,清代眼科医家黄庭镜撰。卷首载五运六气、五轮八廓分属定位、开导针穴、针割钩烙图式用法等图表十一幅,略述眼的生理结构、命名、脏腑主属病变、眼病手术工具形制与适应证等。卷一列医论四十五(条)篇,对六淫七情、阴阳水火、脏腑气血、诊脉验纹、品药制方等有关眼病医理详加探究,并附外治点药十八方;卷二专述病治,首别病因十二类,次辨八十一病症,再论“拟因非症”八条,诸病症后或附以治验;卷三仿张景岳“八阵”之例,分阵以统目疾方剂,计二百二十九首。是书对内外诸障、胬肉攀睛、黄液上冲等眼病和手术操作步骤方法、术后调摄等论述较细致周详,总结了审机、点睛、射覆、探骊、扰海、卷帘、圆镜、完璧等针拨八法,为眼科手术确立操作规范;对《审视瑶函》等著作的某些说法,根据动物眼球解剖及作者临床经验作了正误。本书成书后未梓,即授门生传习;嘉庆九年(1804)由门人邓学礼编次为十六卷,易名《目科正宗》付刊。越十年,黄氏之孙璧峰取家藏旧本校核,悉还旧貌,复现名予以刊行。现存清嘉庆二十三年(1818)两仪堂、达道堂(达道堂本作镌于嘉庆二十二年,内有嘉庆二十三年香泉序)及同治十年(1871)文馨堂等多种刊本,198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有卢丙辰等点校本出版。本部底本《校刊目經大成》(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)。
黄庭镜(1703~?)清代眼科医家。字燕台(一作燕石),号不尘子。卢汀(一作濉川,今属福建)人。初业儒,因父亡,又患目疾,乃考求眼科医籍,久而通眼科,自医、治人皆有良效。复从江夏(今湖北武昌)培风山人习内障头风针砭之术,医术益精。撰《目经大成》三卷(1741~1774),为眼科总结性著作。全书纲目分明,由博返约。将内障针拨术归为拨眼八法(审机、点睛、射覆、探骊、扰海、卷帘、圆镜、完璧),于眼科证治方药论述颇详,且附有眼科器械图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