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,《灵枢经》注本,又名《灵枢注证发微》,9卷81篇。明代马莳撰,首刊于万历十四年(1586年)。为历史上第一部《灵枢》全注本。马氏以南宋史崧所藏《灵枢》传本为基础,分为9卷81篇,逐篇逐节加以注释。由于马氏擅长针灸学,因此他在《灵枢》的注释中,对经络穴位部分较为详明,并附有经络腧穴图解。现存明万历十六年宝命堂刻本、万历四十八年潘之恒刻黄海本、清嘉庆十年古歙鲍氏慎余堂本及清光绪己卯年太医院藏版为常见,民国时期有广益书局石印本,1949年后有排印本。本部底本日本寬永05年刊本(国立公文書館掃描本);明天寶堂刊本(国立公文書館掃描本)。
马莳,字仲华,号玄台,生卒年月不详,生活于明嘉靖、万历、天启年间,浙江会稽人(今浙江绍兴)。马氏认为《灵枢》文字古奥,而前人未对《灵枢》全书进行注释,而《灵枢》内容“大体详全,细目俱备,犹儒书之有《大学》,三纲八目,总言互发,真医家之指南,其功当先于《素问》”。故为之注解以阐发之。
清代为避康熙皇帝讳,改“玄”为“元”,故清代刻本均以“元台”称之。其著述有《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》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《难经正义》《脉诀正义》等。其中《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》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深受后世医家推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