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科辨要
ABUIABACGAAg1vv2vwYog8yzVDD2AjiSBA

《痘科辨要》是清代日本池田独美撰的一本儿科类中医文献,成书于日本文化八年(1811)。 卷一总纲,注重面部证,列五脏及六十位之图说;卷二至卷六为辨痘症证治;卷七、卷八为女子出痘、麻疹及痘症挟蛔诸证证治;卷九、卷十为异症治验及方选。现存日本文化人年刻本、文政四年(1821)重庆天师堂刻本,通行本为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,并见于《皇汉医学丛书》。本部底本出自《皇漢醫學叢書》第九冊,1936年上海世界書局刊行(國家圖書館掃描本)。

痘科辨要
一明崇禎末。盜賊蜂起。海內湯沸。韃虜遂傾明鼎。杭州府學秀才戴先生。深恥先王之衣冠文物。變為鼠尾馬蹄之醜。險涉溟渤。歸化於我邦。初寓於崎陽。尋歷遊肥築豐三州。而後來於周防國。深愛其岩國山之山態水容。頗似吳下之舊里也。遂築庵於錦帶橋滸。龍江之丘。以醫居三年焉。余曾祖嵩山。亦業醫。嘗與先生親善。遂受治痘之奇術。筆錄以傳於子孫。五世於今矣。余自幼資質庸劣。內欠卓絕之才。外乏切磋之友。自謂寧與周流諸科...
窮玄夫醫之為技。難於眾流。而痘之為治。難於他病。何則。痘之所患。大率恆在小兒。問焉不通其意。察焉不由其脈。乍起乍收。變遷倏忽。轉瞬之際。死活之機分焉。自非通變之手。孰能治之。雖然。通變之妙。非有他道。生平研窮煉鍛。然後臨局。則其處置之方。無往而不得其宜也。此之謂通於神之玄機矣。莫謂漿期無涼瀉。莫謂初發無溫補。通神應變。必俟其人。言筌之跡。特傳其常階梯而已。雖然不知常。則不能應變。不知變。則不...
辨四節八證夫人苟不一心專精。則雖小事乎。不能通其妙處。秋之於奕。庖丁之於牛。亦唯一心專結之所致也。況乃司命之官。制死活於一匙中者。其可以忽諸。大凡治痘之要。在於詳察八證。明辨四節。此二者。慎不可紊也。四節者何也。蓋痘瘡象乎天時。期十有二日。以日代月。以象一歲。三日一轉。分為四節。以象四時。而生長收藏之令行焉。見苗三日。春之令也。(言一二三日也)起脹三日。夏之令也。(言四五六日也)灌漿三日。秋...
辨發熱三日順險逆證夫物有其機。事有其聯。君子見微以知其顯。見幽以知其闡。若待理判勢決。然後知之。則是肉眼也。不足共語此術之壺也矣。順證勿服藥一凡小兒。皮膚堅厚。瘦黑光彩。此骨勝肉也。見其眼中。神光如秋水澄清。而唇舌紅潤。或滋潤。或潔淨者吉。此氣血兩盛。痘出必輕。若肌肉浮脆。而肥白者。此肉勝骨也。見其目中。光浮多白不明。兼之多痰多火者凶。此氣血兩虛。痘出必重。一身熱和暖。或進。或退。神清氣爽。...
辨初熱三日夫天象。雖雜陳乎推步者。見其有條而不紊。地理。雖雜敷乎堪輿者。知其有脈而不斷。醫之於痘亦然。痘瘡之症。千狀萬態。不可僂指。雖然。精究此術者。絲分毫析。隨症投藥。未嘗謬認一症。誤投一味也。所謂多多益辨者。何獨兵耶。此之謂通神之手矣。又此之謂泣鬼之手矣。初發身熱悠悠。是宜氣血和平。惟熱輕則痘亦輕。熱重則痘亦重。又有熱重而痘輕者。有熱輕而痘重者。又熱一日而出者甚重。熱二日而出者次之。熱三...
辨起脹三日凡事得其宜。則猶順風掛帆。熟路著鞭。一舉千里。其勢順也。不得其宜。則盪船於陸。御車於水。不進跬步。其勢逆也。治痘之術。以辨順逆為要。世之從事於斯者。曖昧模糊。不辨順逆。遇其逆證。不知為逆。而妄投促死之藥。或雖知為逆。而強望僥倖之功。人命之重。玩之於寸匙之。上縱令不愧於人。不怍於心乎。治痘當作是觀。三四日痘出當齊。點至足心。勢方安定。唯須觀痘形之勢。以知氣血壯弱。及受毒淺深。其形尖圓...
辨收靨三日夫進德通伎者。不遠釣利弋名之心。則未有能入其神理矣。然他藝猶有忘利遺名。而樂其業。不知老之將至。獨為醫者。率多利名之徒為之。故不免訪病遲疾其輿。執匙良惡其藥。苟以利名之心求之。則何所不至。古云。陽作惡者。人誅之。陰作惡者。鬼誅之。其可不怕鬼神之誅哉。況痘瘡小兒之科。將長而折之。將壯而夭之。乖戾天運之理乎。陰有瀾痘疹一覽曰。痘瘡自八九日。至十一日二日。內外大熱已定。灌漿滿足。膿汁漸干...
辨女子出痘夫善治痘者。譬如曾無疑畫草蟲。方其落筆之際。不知我之為草蟲草蟲之為我也。方臨痘局。不知我之為痘痘之為我。然後乃可通其神理。而百無一誤矣。此卷於女子出痘之方論。托出得盡。觀者不可認作浮論空說矣。女人出痘候曰。婦女之痘。最難醫焉。要之女者陰質。血常不足也。然其平準者。出形起發。灌漿干收。咸等童男。唯怕時逢天癸期至耳。蓋痘瘡始終。以氣血為主。氣以充之。血以濡之。一有不足。則變症百出。不可...
卷八 辨夾蛔本原痘瘡夾蛔者。古來以為難治。而其症候多端。且無定局。余往在京浪之間。每值此症。茫洋不能下手。苦心熱腸。漸有所得。乃撰為數條。以示門弟子云。安永天明之間。痘瘟行於京浪之地。其時夾蛔者。十有二三。自寬政九年之秋。迨翌歲之春。東都市廛列戶。大人嬰童。罹蛔梟者稍多。十已有五六。是亦非歲氣之所以令然者耶。文化三年。痘疫大行。乃夾蛔者強半。殊見怪異之凶候。但據古人之立法。以審探而治之。則藥...
卷九 附錄異證治驗十一條記試痘一治驗浪華高麗橋。油屋四郎兵衛。女年五歲。痘於丙午仲冬。一日發熱。雙唇腫胖。上下共現一大痘。其色光赤明潤。乍起乍漿。謂之雙鎖口。此最為痘家之所惡也。而通身無痘象。既及五朝。迎醫某請治。醫曰。此不足慮。雖身熱未除。痘粒稀朗。不待服藥而愈。家人以日晡壯熱。神氣不爽。故不信其言。嘗聞余有治痘之術。急邀余請治。往診之。身熱未解。唇觜二粒。其勢甚猛。悶渴啼號。日夜不穩。眼...
卷十 方選初發三日用方升麻葛根湯 初熱發解痘疹之良方。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上四味。水煎服。和解湯 發始三日前後用之。升麻 芍藥 葛根 人參 川芎 防風 羌活 甘草上八味。生薑水煎服。加減升麻湯 無論痘與非痘。嬰兒身熱。先宜與之。升麻 乾葛 芍藥 甘草 前胡 紫蘇 當歸 連翹 桔梗上九味。姜三片。蔥白三寸。煎服取微汗。敗毒和中散 治發汗之後。身熱不退而煩躁者。連翹 牛蒡 黃連(酒炒) 枳殼 ...
痘科辨要既成矣。先生出示該曰。五十年之苦心精力。盡在此書。子其為我校魚魯帝⿸⺁⿱一帀之誤。余捧讀卒業。喟然嘆曰。夫自後漢建武中。南陽徵虜。而此瘡。染流中國。時謂之虜瘡。爾來歲彌盛。而世益盛。暨乎今日。國無不傳之國。人無不患之人。其故何也。蓋自古戎狄猾夏。莫世無之。而今八垓昇平。四夷來王。北無蹶弓之警。南無飲馬之報。普天熙熙。頌聲載路。而其所憂。唯在乎疾厄。痘瘡最為大厄。是無乃其獗悍獰惡之氣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