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事难知
ABUIABACGAAgmpbtvwYo3K7IhAEwwwM4_gQ

《此事难知》,医论著作。二卷。元·王好古撰于1308年。本书系王氏编集其老师李杲的医学论述,包括属于基础理论的经络、脏腑、病理、病源以及有关临床辨证、治法等内容,其中对伤寒六经证治叙述尤详,而且有个人创见。虽然全书融合了王好古的学术见解,但是依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杲的学术思想。现存初刻本,元明清多种刻本,《医统正脉》本等。1949年后有影印本。本部底本明萬曆癸未年(1583)金陵周氏仁壽堂刊本(國家圖書館掃描本);《欽定四庫全書·子部五·醫家類·此事難知》,文淵閣本(漢リポ掃描及文字化本)。

全书分上、下二卷、附录三部分,共载专题论述104篇。上卷主要论述脏腑、经络的生理、病理,六淫所犯,辨证要点,五经(缺厥阳经)证治有关问题,其中伤寒内容最多;下卷广泛涉及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,脉法、针灸等有关问题,常附图表以助述;“附录”主要为病证诊治法内容。

全书主要围绕伤寒五经证的有关问题如“太阳六传”、“入阴者可下”、“妇人经病”等作了详细阐发,某些见解有独到之处。如认为气病在表,误用血药,无伤,为安血而益阴;反之血病在里,误用气药如白虎汤等,则有害,因易致泻肺而损阴。既强调治病求本,又主张分别病情采用不同治法,如提出初治之道,当宽猛相济,末治之道,又宜宽缓,三法各有主证、应用法。

作者王好古,金元时代医学家。字进之,号海藏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博通经史,尤精医术。其学宗张元素及李东垣,与李东垣为同时代人,并宗张元素,一说王氏先后师事张、李。先后任赵州医学教授兼管提举内医学。著作甚丰,涉猎范围亦广,如《医垒元戎》十二卷,包括伤寒及杂证,并以十二经为纲,主张治病须脉证互参,始可处方。又有《阴证略例》,有论述伤寒阴证之论方,颇为详备。此外,尚有《此事难知》、《汤液本草》、《癍疹论》、《伊尹汤液广为大法》等,均行于世。其《伤寒辨惑论》、《仲景详辨》、《光明论》等,则未见行世。

此事难知
子讀醫。書幾十載矣。所仰慕者。仲景一書為尤焉然讀之未易洞達其趣。欲得一師指之遍國中無有能知者。寤而思寐而思。天其勤恤俾我李公明之授予及所不傳之妙。旬儲月積浸就編帙。一語一言美無可狀始而終之終而始之。即無端之園壁也或有人焉。厭聞而惡見者。豈公徒使之然哉。彼未嘗聞未嘗見恥夫後於人之過也。因目之曰此事難知。以其不因師指也人徒見是書為傷寒之法。而不知上合軒岐之經中契越人之典下符叔和之文茲又言外不傳之...
醫之可法自伏羲神農黃帝而下。名醫雖多所可學者有幾人哉。至於華氏之剖腹王氏之灸針術非不神也後人安得而效之。非岐伯之聖經。雷公之炮炙伊贄之湯液。箕子之洪範。越人之問難仲景之傷寒。叔和之脈訣。士安之甲乙。啟玄子之傳注。錢仲陽之論議。皆其活法。所可學者。豈千方萬論印定後人眼目者。所能比哉。其間德高行遠奇才異士。與夫居縉紳隱草莽者。然有一法一節之可觀。非百代可行之活法。皆所不取也。豈予好辯哉。欲使學者...
前後虛實圖前後虛實圖假令脾肺虛。則補其母。謂肺病而補其脾也。則腎自平矣。假令脾肺實。則瀉其子。謂脾病而瀉其肺也。則心自平矣。難經云。從前來者為實邪。從後來者為虛邪。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。從所勝來者為微邪。自病者為正邪。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為虛邪。傷暑得之為正邪。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。傷寒得之為微邪。中濕得之為賊邪。假令心病得脾脈。土在火之分也。剋火之水退而不敢至。火獨旺於南方。是從前來者為實邪也。假...
東垣先生醫書一帙。予府已鋟梓傳於世矣今又得一書。亦東垣治疾之法。名曰此事難知蓋醫之為道。所以續斯人之命。而與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。秦焚六經。而廢周公孔子之道。幸而醫書存世考諸經者。則知黃帝與岐伯之論辯。反復推明五運七氣之秘以立補泄之法。所以拯斯人之疾。而人之死生系焉。岐黃既遠。求能推諸五運七氣。而察陰陽升降之候。定臟腑虛實之所因。合經絡上下之所屬。而能起死回生者鮮矣。噫。克紹明之者。其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