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竹亭医案》由清代医家孙采邻撰于清宣统三年(1911),全书九卷中内科杂病占六卷,女科三卷,涵盖湿痰中阻、寒热滞下、风寒湿痹等病症。下册卷六至卷九收录内科杂症77则、妇科经产杂症127则,如陈杏千湿痰案、朱南山内人行经腹痛案等。上册卷一至卷五载有时热症、误治案例及灸法应用,如陆廷佐时热症、王南乔时热误治等。收录感冒、湿毒、霍乱等病种复诊医案,采用编年体例又名《缀珠编》。其学术特色在于处方用药遵循江南医家平正之风,注重脏腑整体辨证与后期脾胃调理,强调"治病必求其本"。原书为清代抄本,由常熟顾坤一收藏,现存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。200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将其纳入《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》丛书第九册出版,赵善祥点校、金芷君审订,分上下两册共880页。2019年该丛书全21册出版时,《竹亭医案》仍作为第九册主体内容收录。
孙采邻字亮揆号竹亭,祖籍崇川,早年随父孙廷问习医后于苏州行医,门人程定治、金传勋等传承其业。该书成书于清宣统三年,系孙氏历年临证医案汇编,因以编年方式辑录病案,别称《缀珠编》。